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互聯網+
“十三五”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,奪取這一勝利意味著,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,基本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(本推送不談中等收入陷阱,同學們可自行百度)。中國要跨過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核心戰場之一就是互聯網+。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:“制定‘互聯網+’行動計劃,推動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,促進電子商務、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,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。” 通俗來說,“互聯網+”就是“互聯網+各個傳統行業”,但是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,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,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,創造新的發展生態。 比如: 互聯網+批發零售=淘寶、天貓、京東; 互聯網+通信=QQ、微信; 互聯網+KTV=唱吧; 互聯網+汽車=汽車之家、易車網; 互聯網+文學=起點中文網; 互聯網+餐飲=大眾點評、美團; 互聯網+相親=世紀佳緣、珍愛網; 互聯網+銀行=網銀、支付寶; 互聯網+旅游=攜程旅游、去哪兒網。 …… 互聯網思維,就是在互聯網+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,對市場、用戶、產品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。概括來說,就是: 用戶至上 在互聯網經濟中,只要用你的產品或服務就是上帝!很多東西不僅不要錢,還把質量做的特別好,甚至倒貼錢歡迎人們去用。 體驗為王 只有把東西做到極致,超出預期才叫體驗。比如有人遞過一個礦泉水瓶,我一喝原來是 50 度的茅臺。這就超出我的體驗。 免費的商業模式 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費的時代。硬件以成本價出售,零利潤,然后依靠增值服務去賺錢。電視、盒子、手表等互聯網硬件雖然不掙錢,通過廣告、電子商務、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。 顛覆式創新 你要把東西做得便宜,甚至免費;把東西做得特簡單,就能打動人心,超出預期的體驗上的呼應,就能贏得用戶,就為你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 (以上內容來自360董事長周鴻祎) 最難的仍然是觀念。 習慣了傳統經濟邏輯的老板與團隊,第一句話就是如何贏利?其實贏利在互聯網時代只是一個指標,而不再是生死標準,互聯網時代標準是客戶或粉絲的體驗與價值,不會有贏利這個詞,只有共生與共贏。 (以上內容來自搜狐)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微站通